黄琵婆在天梁山有座黄仙庙,周边百姓也会在那边集会,只是她觉得吵闹。
“这事我知道的,你不必太过急躁,若只是鬼物,城隍便可制,城隍拨我两千兵马,你且去寻胡金花,黄琵婆来,今日一并前往地藏庵。”
“若是他们释放了鬼王,便可形成人间鬼域啊!”
周边百姓为此苦恼,毕竟大家都穷,凑碗凑碟,是可以,只是样式不统一,不如黄仙家一整套,因此便更恨偷藏碗碟的,又觉得黄家庙太过小气。
黄琵婆,胡金花,都是变成了老太婆的模样,跟着许甲身边,只是他们都没有心情体味这些,胡金花还好,他守正,经常赶集卖菜,只是这里毕竟是寺庙门前,他不常来。
地藏庵并不算十分大,但设了高墙,都是青砖,上面已经有些蕨类生长。
吃着热食边,还有冷食,烧仙草做的冰凉粉,熬龟板熬出来的龟苓膏,加了山楂的酸梅汤,还有梨汤,枇杷汤。大大的“甜水”两个字更是吸引着来往的行人。
“要是往后我们狐仙堂的香火,有那么旺就好了。”胡金花羡慕道。
两扇大门早已敞开,迎接四方信众。
这黄琵婆就更觉得周边百姓,是看她孤儿寡母,丈夫死了,在那里试探她,要慢慢夺了她的家业,这次原谅,下次大家就都拿,升恩丢斗仇,于是发火一趟,再也不借东西给周边百姓办喜事白事了。
地藏庵位于玉山脚下,周边古木参天。
“呵,我家黄仙庙,原先香火比他这里旺数倍,地藏庵才几年,我黄家庙可是数百年传承!”
叫卖声此起彼伏,他们都是唱的,互不干扰,又好像形成了交响,吆喝声回荡在市集上空。
若真能被善念感化也就罢了,可作护法,若不能,指不定就有“寺庙闹鬼”的传说。
山门前悬挂着经幡,透过门往里看,就能看见一个大香炉,上面香烟缭绕。
也有一个棚子,一个锅灶,煮出白白的雾气,浓浓的香气,这是个米粉铺子,江南西道,自古便产米粉,两夫妻操持着米粉汤,一面旌旗上面写着大大的“粉面”二字,就算是招牌了。
地藏庵在周边还是很有影响力的,引发到周边,便成了初一十五庙集,就是庙会集市。
卖糯米糖的老翁,敲击着锄头,叮叮当,叮叮当……“卖糯米糖嘞~麦芽糖~芝麻糖~”,
卖糖人的师傅将吹好的糖人,作木偶一般,在一个小台上说着故事,吸引来了好些小孩,他们既被糖人吸引,也被故事吸引。
黄鼠狼们又是出了名的小气,之前有人办喜事,来庙里借桌子板凳,碗筷,结果还回来的时候,少了十个碗,十个碟,十个盘,十个杯,这是一桌席面上的一整套,都是拿箩筐背出去的,背回来就少了。
边上就是豆腐摊子,除却卖豆腐,豆干,豆泡,还卖豆花,豆浆,炸了油条,麻圆。那边又有三五个个汉子,拿着木锤,锤着糯米,你一下,我一下,吆喝出声,这是在做“糍粑”。
许甲听了,并不惊奇,在大凶之地,建造庙宇镇压,这本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,只是有些压的住,有些压不住。
唯有傻活佛笑着,只是见着别人哭,也有一些不知所措的无力感,想要上前安慰,却又看着瞎老汉。
许甲走上前去,打招呼道:“二位,青山绿水有相逢,我们又见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