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4章 白晓文的第一班谋士(2 / 2)

进化之眼 亚舍罗 968 字 2022-03-23

荀彧躬身拜道:“在下已经把印绶留在许都,从此不再是尚书令了,公子今后不必再称呼在下令君。另外,事关曹公之事务,请恕在下不能进言,以公子之才略,应该能看出一二。”

“令君此言差矣。令君是汉官,尚书令也是朝廷所封,不是他曹操私设官职。等迁都邺城之后,我还是会向陛下保举,仍用你为原职的。”

停顿了一下,白晓文说道:“既然令君不愿就曹操事务建言献策,那我便不强求。”

“多谢公子包涵。”荀彧脸上,也并没有什么感谢神色,只是平平淡淡的,仿佛万事都不足介怀。

白晓文随后问娄圭:“久闻娄公乃长者,见识广博。今日之事,必有高论。”

娄圭摇头:“老朽年迈昏聩,不知公子为何点名,让我这把老骨头离开家乡。眼前之事,老朽也不明所以。”

司马懿一直很小心地在旁恭敬而立,见到两人都已经推辞,他便开口说道:“仲达不过一藉藉无名之人,得蒙公子垂询,铭感五内。只恨自己年少无知,不能为公子解忧。”

白晓文最后看向董昭。

董昭虽然面色不变,但从他的呼吸心跳之中,白晓文能感觉到一丝忐忑。

原因很简单,董昭原本是袁绍帐下参军,而且立过一些功劳。他和荀彧一样,认为袁绍不是明主,所以弃之而去,后来在曹操迎奉道:“对于司州守军的异常举动,董议郎有何看法?”

董昭说道:“公子这是考较在下。我听说司州主政长官名为钟繇,出身颍川世家,文资武略兼备。他想必是见到公子兵锋锐利,各城守军的一一阻拦,如同蛛网尘埃,轻易便可拂去,没有任何作用,所以集中军力,在公子北返的必经之路截击而已。”

白晓文笑着说道:“董议郎所言有理。那当下应该如何应对?”

董昭说道:“观公子行军路线,应该是前往孟津渡河。推想过去,钟繇所集结的司州军队,也应该在孟津一带设伏,其余州郡城池,兵力空虚。公子只需反其道而行之,不急渡河,转道荥阳、成皋,威胁洛阳,则司州五郡,都如同公子的后花园一般。”

白晓文心里倒是有些称奇,这个董昭所言,颇有敌后游击战之精髓,可见古今军事智慧,都有共通之处。

荀彧皱眉说道:“如此一来,司州百姓,又将遭遇一场兵祸!而且在司州耽搁时日,于大局有害无益。”

原本荀彧是不想说话的,关系到司州百姓,他还是没忍住。

董昭说道:““耽搁时间对大局不利”的话。

如果按照董昭之计,在司州耽搁,用不了多久就会碰到曹军主力。

白晓文说道:“两位的意见,我都考虑过了。钟繇在孟津设伏,所集结的司州兵马,最多数万人,且多是老弱守城之军。我又有何惧之?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我要打破孟津,活捉钟繇!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